公司自设立以来主要从事设备租赁业务,现形成高空作业平台租赁服务和建筑支护设备租赁服务两大板块业务布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空作业平台、叉车、钢支撑、铝模板、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地下维修维护工法等,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建设、市政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建设、文物保护、水利工程等领域。公司不断扩充网点实现全国性布局,不断优化管理体系和激励体系吸引租赁人才,通过建设数字化平台为网点集中赋能,提升管理效率。经过长期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头部设备租赁企业。
公司重点布局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务。高空作业平台可以运用于房屋修缮、外墙修缮、工程施工、场馆建设、市政绿化、影视拍摄等多元化场景,具有施工效率高、作业速度快、安全性好、节能环保等特点,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公司的高空作开云全站 开云网址业平台主要租赁产品包括剪叉式、曲臂式和直臂式。随着在建筑工程、装备制造、电力行业、仓储物流、市政绿化、军事工程、应急救援等领域中普及率的逐步提升,高空作业平台的需求不断增长。
2019年3月,公司进军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截至期末,已管理高空作业平台超15万台,在全国开设330家网点,站位国内高空设备租赁第一梯队。
通过前期网点铺设,公司已初步形成网络效应,有效缩短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节约运输费用。此外,布局全国网络有助于公司实时了解市场需求,布局长尾产品。公司尝试引入玻璃吸盘车、打桩机、蜘蛛车、蜘蛛吊等应用于各种环境的作业设备,在有需求的地区不断流转,提高低频产品的使用效率,探索多品类设备租赁。
建筑支护设备租赁服务包括地铁钢支撑、民用钢支撑、铝合金模板、盘扣式脚手架、贝雷片、伺服轴力系统、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爬架)等产品的租赁服务及地下维修维护施工服务等。其中地铁钢支撑、贝雷、地下维修维护工法机等设备保有量和专业服务能力长期处于行业头部。
公司地下维修维护施工服务聚焦TRD工法、IMS工法等微创、非开挖式施工工艺,以深基坑围护技术研发与地下连接搅拌墙桩机工程为核心领域,地下空间建筑科技开拓创新为引领,服务于国家、省、市级政府及民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地铁、隧道的地下维修维护等项目。公司为地铁、隧道、城市管廊、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等大型基础设施地下空间的安全施工及后期维修、维护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公司以租赁服务为核心,通过数字赋能和充分激励,持续优化“渠道+运营+服务”三大核心要素,实现经营效率的持续提升。
公司通过全国网络布局、小程序、APP、服务热线等多种手段构建线上线下业务及服务渠道。
线下渠道主要为全国布局网点,实现业务范围覆盖全国。截至期末,公司在全国共设有330个网点。网点不仅提供线下业务渠道,同时也是公司的设备储存场地与售后服务基地。网点数量与密度的增加,能够在提升业务覆盖范围的同时缩短单个网点的辐射半径,提升服务效率。
线上渠道包括小程序、APP、服务热线等,支持线上查询实时价格、在线下单、物流跟踪、报停报修等业务及服务功能。公司组建业务中台负责客源转化及全流程跟踪,具体包括潜在需求客户促成交易、线上平台用户转化及全流程交付、在租客户定期维护及满意度调研,并通过对客户的定期回访和相关数据统计分析,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公司通过对设备、人员、流程三大要素的效率迭代优化,实现采购、周转、维保等多个运营环节的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营管理。
采购资金主要来源于经营性现金流、银行信贷、融资租赁等自有自筹资金。此外公司积极试点轻资产合作模式,由合作方出资采购设备,公司负责设备运营,双方共担风险共享收益,以实现设备规模的持续扩张。
在采购环节,对于部分建筑支护设备,公司会提出具体质量指标、设计图纸用于产品改造,使设备更贴近客户需求;对于高空作业平台,公司通过擎天系统实现与生产厂商管理系统对接,能够从采购订单对接、工厂订单确认、发货物流跟踪、接货验收全流程在线跟踪,协助一线人员检验设备质量。
公司通过租赁业务保持设备周转,使设备持续产出。在租赁业务中,保持较高的租金价格和出租率,是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租金价格来源于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而高出租率可以通过优秀的管理效率和强有力的激励手段实现。因此公司通过数字赋能、充分激励和业务协同,加强在周转阶段的人员和资产管理,确保设备出租率长期处于高水平。
数字赋能方面,擎天系统通过对业务数据进行搜集分析,掌握各品类出租率、租金价格的走势,并通过财务数字化、单合同核算等功能实时展现,辅助一线人员完成设备调拨、设备租赁等关键决策,从而优化产品结构与出租率,提升设备效益产出。充分激励方面,为充分激发一线人员的积极性,公司建立底薪+业务提成+利润分成的薪酬机制,并辅以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薪酬设计向能力突出、绩效优异的优秀人员倾斜,确保薪酬水平与公司发展、个人价值创造相匹配。
设备维保的最终目的为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提升设备残值。建筑支护设备主要为钢管、钢条、铝型材等,残值率较高且维保压力较小,因此设备维保主要针对高空作业平台等工程机械设备。为了确保后服务质量,公司在持续提升售后团队专业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擎天系统实现设备的监测、维护及配件管理。
设备监测方面,公司基于物联网IOT技术,通过擎天系统和设备ECU通信能远程掌控设备的实时定位、举升次数、载荷、剩余电量、开机时长等运行状态,并实现设备的上下电、远程开开云全站 开云网址锁机、一键找机、云围栏等操作,依托累计的数据信息自动生成设备维护任务,从而对设备实施精确管理。
设备维护方面,擎天系统根据设备使用情况等多维度规则自动生成维修、巡检、保养等任务,并根据地理位置、任务类型等原则派发给最优的服务人员,由服务人员执行任务,并针对任务性质设置完成质量、及时性等考核指标。系统会记录设备维保的全履历信息,确保维护质量。
配件管理方面,由于高空作业平台有上千种零配件,仅零配件的更换成本每年会达到千万级。因此对于设备零配件的采购、领用、更换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不仅统计配件寿命,筛选出最优配件供应商,保障配件质量;而且可以精确把控配件更换履历,保障设备残值。
公司不仅为客户提供多品高质的产品,匹配客户在各种应用场景的设备需求,并围绕产品提供方案设计、安装、维保、运输等各类综合服务。
设计服务:公司可针对客户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出所需设备类型、规格及数量的建议,并针对部分非标准化需求提供设备改装、设备定制等服务。
安装服务:针对钢支撑、铝合金模板、爬架等设备,公司可提供项目管理团队,并委托外部施工团队按照客户施工方案完成设备的安装工作,保障施工的安全与效率。
运输服务:公司与外部物流公司合作,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设备进退场服务。公司将不断加密服务网点,并通过数字化系统规划最佳服务路线,持续降低物流运输半径与运输时长。
定制化服务:针对高空作业平台、铝合金模板等产品,公司通过全国网络布局与专业的服务团队,可提供设备的维保、翻新、清洗、改装、定制化等服务,确保设备及产品能够充分满足施工需要。
公司主营业务为建筑支护设备租赁、高空作业平台及地下维修维护设备等各类工程设备租赁与服务,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下的“租赁业(L71)”。
建筑工程设备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进而提升资本收益并带动社会经济发展,而我国不断提升的人工成本、持续减少的建筑业从业人数与日益渗透的经济环保理念持续推动建筑工程设备行业的发展和工程设备保有量的稳步提升,为工程设备租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工程设备租赁相较于购买具有显著的经济优势,购买和保养建筑工程设备将占有企业大量资金及经营成本。自购设备将导致设备闲置、降低资金使用效率,而租赁有助于缓解下游企业的资金压力、降低运营成本,同时能够提高施工质量、确保安全生产。随着下游企业对设备租赁认知度的提高,设备“以租代买”的优势将持续显现,建筑工程设备租赁将进一步普及,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伴随着设备保有量持续增长、租赁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中国工程设备租赁行业预计将保持持续高增长。
我国工程设备租赁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市场规模大、参与竞争企业多、市场集中度低的特征。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口径,国内目前工程设备租赁服务企业达两万多家,但大部分企业的规模都较小。从租赁市场成熟的北美市场来看,根据联合租赁2023年报显示,联合租赁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43.32亿美元,占北美设备租赁市场15%。北美前三大租赁商占据30%的市场份额。当前我国工程设备租赁行业整体处于分散状态,前3大租赁商市场占比仅1.5%,前100强租赁商占比仅为3%,行业集中度亟待提高。
工程设备租赁行业存在显著的马太效应,大型企业往往凭借网点密集、资质齐全、资金充足、专业服务能力强等优势更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可,不断做大做强;小企业往往由于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网点不足、缺乏实施经验等劣势极易被市场淘汰,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分化会越来越明显。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规范度的提升、市场监管的趋严等因素将进一步加速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伴随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间,工程设备行业发展迅速,工程设备品类多,规模大,触达的客户群体多,头部租赁商设备管理规模和需要维护的客户数量高速增长,出租资产的运营管理压力持续增大。在此背景下,头部租赁商开始建立数字化系统,通过科技赋能传统行业,焕发行业新的生命力。目前头部租赁商基本实现了信息化对内管理、业务等流程的部分赋能,信息化的深入已经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效益。未来,信息化将进一步在规模化、大型化的设备租赁企业中持续渗透。率先完成变革、实现升级迭代的企业将再上新台阶。
一方面,持续减少的建筑从业人数、快速增长的人工成本和逐渐老龄化的施工队伍促使相关单位大量使用高空作业平台,以弥补劳动力缺失和降低人工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我国高处作业安全事故数量在不断攀升,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因此在高空施工场景中,安全性更高的高空作业平台设备渗透率快速提升。在高空作业平台快速普及后,工人高处坠落风险明显下降。
在人工成本增长、安全关注度提升的大背景下,我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提升。
高空作业平台具有使用频率高,单次使用周期短的特点,使其更适合通过租赁的方式进行供应,因此在成熟市场,设备制造商一般不直接对终端客户进行销售,而是以租赁商为中间渠道向市场提供产品。在我国,由于高空作业平台进入我国市场较晚,社会认知度不高,市场初期以客户自行采购为主,但随着社会认知度提高,专业租赁厂商布局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务,高空作业平台租赁市场快速发展。
从市场保有量来看,根据IPAF发布的《Rental Market Report2024》,2014年中国全市场高空作业平台保有量为2.5万台,2023年国内市场保有量已达52.4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40%,人均保有量为3.72台/万人,建筑业增加值覆盖率为6.12台/亿元人民币(设备保有量/建筑业增加值)。从北美成熟市场来看,2023年美国市场保有量为85.79万台,人均保有量为25.61台/万人,建筑业增加值覆盖率约为9.65台/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目前的保有量、人均保有量和建筑业增加值覆盖率等指标仍低于北美市场,未来仍有增长空间。且从建筑业增加值和基建投资水平的横向比较来看,高空作业平台在中国的应用场景更多,需求提升空间更大。
相比传统工程机械设备,高空作业平台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头部两家租赁商市场占有率已超50%,高于海外市场。同时行业内存在近2000家中小租赁商。
高空作业平台租赁业务中,成本管控和服务质量是决定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近年来,头部租赁商积极推广市场,已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同时头部租赁商积极开发符合自身经营理念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管理成本持续下降。竞争要素优化有利于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此外,头部租赁商与各大设备厂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够享受更优惠的采购条件,预计未来头部租赁商仍是市场增量的主要推动者。
建筑支护设备租赁市场当前仍高度分散,租赁商合计超过10000家,大多均为中小租赁商,主要提供单一品类的租赁服务,服务能力和资产规模受限。随着头部租赁商规模效应逐渐体现,叠加数字化赋能管理,管理效率持续提升,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此外,当前下游建设工程企业积极开展供应链改革和成本管控,经营模式逐渐向轻资产运行转变,更倾向于和拥有设备综合服务能力的服务商合作,以满足其多样化的设备需求与服务需求。预期未来能提供多种产品租赁的综合服务商将拥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公司建筑支护设备租赁服务板块主要包括地铁钢支撑、民用钢支撑、铝合金模板和集成式升降操作平台等。在中国向世界发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承诺后,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的指导意见》等指引,大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建筑业绿色改造升级。在此背景下,公司主营的钢支撑、铝模板等可回收可周转的新型支护设备,能够减少建筑垃圾排放,同时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对混凝土支撑、木模板等传统支护设备形成快速替代,引领支护设备行业发展新风向。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披露数据,2024年上半年,协会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制造企业合计销售10.14万台,同比下降10.19%,其中国内销售5.29万台。国内高空作业平台设备增量主要来源于头部租赁商,因此市场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上升。
在此背景下,公司继续围绕“渠道+运营+服务”的核心经营理念巩固运营优势,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渠道端:截至期末,公司线个;海外方面,韩国门店当前进展顺利,正处于前期市场开拓阶段;400电话、小程序、APP等线%,继续保持高增长。期末公司累计服务客户接近21万,渠道优势持续巩固。运营端:高空作业平台设备管理规模达15.13万台,较上年末增长24.92%,平均台量出租率75.89%。基于高空作业平台建立的渠道优势,公司重点推进多品类战略,将客户重叠度较高的叉车作为重点拓展品类,截至期末,公司叉车保有量已超500台,产品推广稳步推进;期内公司轻资产战略持续推进,管理规模超3.6万台,较上年末增长89.90%。服务端:公司继续优化服务人员的指标考核结构,有效推动服务人员自主优化成本、效率等结果性指标,实现服务人机比较上年末提升20%。同时公司积极参与编写高空作业平台专业技术培训教材,积极举办高空作业平台技术培训研讨班,为行业发展培育更多技术人才。期内公司蝉联2024年Access50排行榜全球第4、设备增速位列全球第2,品牌形象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期内公司完成控制权转让,海控产投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海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取得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公司将依托集团公司海南控股AAA主体信用等级国有企业优势,全面助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加强内部业务融合、轻资产合作、渠道铺设、海外拓展等战略落地。
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3.59亿元,同比增长21.68%,其中高空作业平台服务板块实现高速增长,营业收入达到17.83亿元,同比增长32.76%,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75.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3.0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48亿元,同比增长83.06%。截止期末公司总资产199.6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8.82亿元。
线下方面,期内公司新增56个网点,期末网点总数达330个。根据2023年城市魅力排行榜划分,公司在一二线个网点,持续推进“沿海地区网点密集布局,其他地区重要城市布局”策略。此外,公司在2023年成立的韩国门店业务进展顺利,在韩国华城设有一个网点,此外,公司在2023年成立的韩国门店业务进展顺利,在韩国华城已设有一个网点,预计下半年设备保有量及业务规模将稳步提升。
线电话、小程序、APP等平台开拓线上业务渠道,并组建业务中台负责客源转化及全流程跟踪,与线下门店形成协同。业务中台主要工作包括潜在需求客户促成交易、线上平台用户转化及全流程交付、在租客户定期维护及满意度调研、已退租客户定期回访维护等。期内,线上业务渠道创造租金收入超7000万元,同比增长29%,应收账款回款率超90%。线上渠道的电销模式开发客户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且更容易形成客户粘性,可作为拓新渠道创造更多业务增量。
得益于全国网点布局和良好的服务口碑,截至期末,公司累计服务客户超过20万个,累计签订合同超过33万单,中小客户数量占比稳定在99%,已在中小客户群体中初步建立了品牌效应。
流程数字化变革:期内,公司携手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启动流程变革,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建设、流程管理体系的规划、分析、建设、实施与运维等方面展开合作。公司将借鉴华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逐步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性组织转变。产业2.0数字化平台:公司通过体系化流程建设、面向未来发展的顶层架构和深入业务场景的需求分析,结合AI和数字孪生等技术,打造智能化面向用户精益协同的产业2.0数字化平台,助力公司实现精益管理和成本领先,赋能产业数字化升级。
公司从标准化程度较高的高空作业平台板块试点轻资产运营。轻资产模式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方或资产闲置方,能够有效降低对资本的依赖,是公司突破未来发展瓶颈,资产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的重要模式。目前公司的轻资产合作模式分为合资公司和转租赁两种。
合资公司模式即由双方按一定出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由合作方筹措资金采购设备,由公司派遣团队负责日常运营,最后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利润分红。期内公司与浙江东阳城投的合作顺利推进,累计交付设备超1.3万台,较上一年末增长近1万台,后续预计将持续投放设备。
转租赁模式即由资金方或设备闲置方负责出资购买设备,并以一定价格转租给公司,由公司进行二次出租。期内,公司转租合作快速推进,合计转租台量超2.3万台,较上年末增加47.06%,资产规模达39亿元。后续公司已逐步将转租赁合作逐步转化为双方分润合作模式,以降低市场波动对公司造成的经营风险。
期内,公司继续完善服务团队的指标结构,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在保障服务人员工作质量的同时继续提升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考核结构方面:期内公司通过分析服务人员考核模型,将部分行为指标例如巡检保养完成率、服务工作及时率等转换为设备可用率、服务费率、故障率等结果指标,并通过擎天系统数据看板实时列示,提升总部对一线服务效率的管控,并激发一线主动管理成果指标的积极性,实现服务人效较上年末提升20%以上;人才建设方面:公司已与12所院校合作推动“订单班”联合培养模式,将企业课程植入校内培训。同时在期内,公司主导并参与高空作业平台专业技术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积极举办高空作业平台技术培训研讨班,共同探讨高空作业平台的尖端技术、真实案例分析及维护保养要素,提升人才梯队培养。
截至期末,公司各类工程机械管理规模超15.13万台,较上年末新增超3万台,增长幅度达24.92%,其中叉车保有量已超500台,业务稳步推进。受局部恶劣天气、部分应用场景需求略有回调等因素,期内高空作业平台平均出租率为75.89%,较去年同期下降5.97个百分点(注:该出租率计算方式为设备出租天数总和/(设备入库天数*设备总台数))。
期内,公司着重采购电动化设备,为客户提供更环保、更节能、更智能的产品,为绿色低碳社会贡献力量。目前公司已实现剪叉车电动化率近100%,臂车电动化率72.8%,整体设备电动化率达93.77%,较去年同期提升0.48%。
基于高空作业平台建立的营销网络,公司继续探索多品类经营。截至期末公司在福州、昆明、重庆等地已建设6个多品类门店,除开拓已引入的叉车、玻璃吸盘车、打桩机、蜘蛛车、蜘蛛吊等新型设备外,多品类门店将通过结合一线反馈、市场需求等信息来源,深入研究其他产品的可行性。
截至期末,公司建筑支护设备总保有量已达47.35万吨,较上年末减少1.13%,其中地铁钢支撑业务作为建筑支护设备中最大的业务板块,设备保有量达34.34万吨,较上年末减少0.50%。凭借长期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建筑支护业务体量保持稳定增长。
2024年5月21日,胡丹锋先生、华铁恒升、大黄蜂控股及公司股东黄建新先生与海控产投签署了《海南海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与胡丹锋、浙江华铁恒升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铁大黄蜂控股有限公司、黄建新之股份转让协议》(以下简称“《股份转让协议》”),胡丹锋先生、华铁恒升、大黄蜂控股及黄建新先生拟向海控产投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华铁应急共275,134,136股股份,本次股份转让后,海控产投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将取得公司实际控制权。
2024年7月26日,胡丹锋先生、华铁恒升、大黄蜂控股及公司股东黄建新先生通过协议方式转让给海控产投的无限售流通股275,134,136股股份的相关过户登记手续已办理完毕,并取得了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证券过户登记确认书》。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海控产投直接持有上市公司275,134,136股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3.96%,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海控产投,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海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风险因素
公司当前正在大力拓展各类产品的应用场景,重点开拓建筑翻新、设施维护、市政绿化等后服务场景。但目前整体业务与建筑业仍存在一定关联。建筑业中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受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政策等因素影响,房屋建筑主要受房地产政策、消费者需求及自身周期性等因素影响,同时两者均受制于宏观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的波动,容易引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或投资重点的变动,对建筑业细分领域的经营情况产生影响,进而造成工程设备租赁行业业绩的波动。
公司未来将加大对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探索。由合作方购买设备,公司开展后续设备维护运营的经营模式将是公司未来的重要战略走向。持续扩大的管理设备规模无疑会对公司的管理效率产生更高的要求。虽然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筑设备租赁行业的经营,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支护设备规模、业务网络布局、客户资源及技术等方面已有较为深厚的积累。若公司的管理水平不能匹配公司发展的需求,资产管理能力不能得到相应提升,将限制公司的发展速度。公司自营规模增加及轻资产模式大力拓展,将带动公司设备管理规模持续扩大,并将对公司管理效率产生更高的要求。
公司目前经营范围主要是在设备租赁行业。设备租赁行业目前属于完全性竞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而且行业内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市场集中度较低。此外,目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能够维持较高水平,导致该行业具备较高的吸引力。若未来市场竞争可能会加剧,导致租金下降,企业毛利率降低。四、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在租赁行业中,触达客户能力和服务客户能力至关重要,是提升核心资产出租率,增加客户粘度的重要能力支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线上+线下”营销网络布局,旨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扩展服务半径。截至目前,公司已在北京、郑州、南京、杭州、福州、深圳、武汉、长沙、南宁、成都等全国重点城市设立330个网点。此外,公司通过开发小程序等创设线上获客渠道,其中高空作业平台板块电子合同签约率已达99%。通过线下网点及线上获客渠道实现线上线下有效结合,提升营销能力。全国化的终端布局优势和多年的经验积累有助于公司实现品类拓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顺应互联网时代进行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发展,是未来公司增长的重要支撑。在数字化能力打造方面,为有效支持创新业务发展,公司积极布局数字化,建立了专门的数字化建设团队,搭建符合企业自身业务的“擎天系统”,有效协同各职能部门和业务中心。
智能推动内部组织革新和业务增长。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公司能够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运用物联网技术,远程实时掌控设备状态,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在业务管理过程中,公司不断推进每个工作节点的标准化、“结算+财务”数据化,实现业务全链条的高效数字管理。持续强化的数字化能力,为公司设备的管控、业务流程的优化、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业务的有效拓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公司主营的高空作业平台、建筑支护设备等业务覆盖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屋面装饰、后续维护等场景,各业务板块相互协同,具备项目周期全覆盖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设备租赁服务并提升单个客户价值。围绕租赁服务,公司同时提供设备维保、设备安装、设备运输等衍生服务,用更全面、更精细、更高效的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公司专注设备租赁服务十余年,积累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服务品质得到了核心客户认可。公司主要客户有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交建601800)、中国建筑等大型建筑业央企,多年来为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建筑物资租赁、设计、安装提供物资租赁及技术服务。在高空作业平台业务中,随着产品的不断推广,高空作业平台的应用场景已经逐渐渗透,吸引了大量需求多元化的小散客户,公司自有品牌“大黄蜂”已积累了优异的品牌口碑。通过专业的服务和良好的客户维护,公司不断提升整体客户粘性,并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充分体现公司的品牌效应。
在租赁行业中,优秀的租赁人才队伍不仅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租户体验;还可以通过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拓展业务,提升业务规模。一方面,客户开发主要通过一线人员地推,因此一线人员的专业性和谈判能力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客户使用中存在维修、保养等大量服务需求。快速响应客户的服务需求、提供最专业的服务是提高客户性的重要方式。公司为此组建了专业的人才队伍,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机制优势,建立了多层次、立体的激励机制,吸引、留住、壮大优秀员工队伍,优化绩效评价体系、丰富激励体系,促进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一,公司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多次开展股权激励计划,促使公司核心业务、技术及管理各方人才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二,公司持续推行共创、共享、共赢理念。除上述激励计划外,为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深度捆绑核心管理人才,公司推出了合伙人计划。针对业务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强的板块业务,公司通过合伙制保持核心经营团队稳定性和积极性。
第三,公司重点打造以净利润和现金流为主的考核体系,通过对不同回款时间设置不同的提成比例,提高一线人员收入的同时激发一线人员主动加强回款;通过网点各级人员净利润分成的模式,使一线人员充分享受网点的经营成果,提高一线人员收入的同时使其主动进行成本管理。
第四,为强化人才的复制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公司成立企业大学——哈勃学堂,通过各类培训项目,结合岗位技能认证评估体系,增强关键条线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
公司多次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曾参与《基坑工程钢管支撑施工技术规范》、《移动式升降工作平台施工现场管理规程》等国家标准的编写,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截至期末,公司及子公司合计共获得246项专利,其中包含31个发明专利,215个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先后与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签署合作协议,引进高校研发团队并与多名院士级专家开展技术研发工作。
证监会出手!他操纵109个账户,9个月暴赚1.33亿!被罚没2.66亿
2492克拉,史上第二大钻石出土!15%,新能源板块利润率亮了!最高增长超488%,多只汽车零部件股上半年业绩翻倍
证监会出手!他操纵109个账户,9个月暴赚1.33亿!被罚没2.66亿
中证协就网下打新规则征求意见:对IPO网下报价的客观性、审慎性进行回溯验证
已有20家主力机构披露2024-06-30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1.23亿股,占流通A股6.90%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4.53元。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
股东人数变化:半年报显示,公司股东人数比上期(2024-03-31)增长4006户,幅度17.56%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